提交推荐材料 中文 / English

评选说明

往届评选结果展示

2022年评选结果展示

序号前沿技术名称创新技术名称
1 分布式驱动液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关键技术 系统深度融合的安全高效电动汽车整车平台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2 高效固体氧化物(质子导体)电解水制氢技术 石墨极板燃料电池强耐低温快速自启动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高强度高淬透性热轧抗氧化免涂层热成形钢 大算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华山二号A1000技术
所属单位: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4 滑板平台转向制动悬架一体化轮端驱动轮技术 基于端云融合技术的电池全场景安全解决方案
技术所属单位:蔚来控股有限公司
5 多维内部信号感知的智能电池技术 一体化压铸车身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
6 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实时防护及测试评价技术 磷酸盐聚阴离子型210Wh/kg电池关键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7 基于ODP和空间光学的智能车载光显示解决方案 高性能励磁同步电机系统
技术所属单位:宝马中国
8 SiC控制器功率模块封装烧结材料及工艺技术 紧凑型集成化同轴式电驱动桥
技术所属单位: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21年评选结果展示

序号创新技术名称技术简介
1 超高性能永磁同步电驱系统关键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该技术突破了中电压(410V)下永磁同步电机难以实现超高性能的国际难题,攻克了在超高性能下的高效率和超静音技术,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整车连续10次零百加速动力无衰减,高速持续动力不下降,加速超车能力强,堵转及爬坡工况下能够全扭矩输出;可实现全工况范围内人耳敏感噪声的定向消除;可将实时数据与云端故障分析模型相融合实现大数据+智能在线健康诊断。
2 动力电池热失控热扩散测试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该技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热扩散防护安全要求评价方法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动力电池热失控、热扩散机理,不同热失控触发方法以及一系列的重要控制参数,为保障乘员安全要求必须满足的逃生时间等,建立了详细的测试流程和全面的评价体系。该技术研究成果已被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首个安全性强制标准“GB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采纳,并在工信部授权的新能源汽车公告中得到应用,对于不断提升全行业产品安全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成果也成功写入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EVS-GTR),并逐步被ISO和ECE等采纳。
3 优化热源的电动汽车热泵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特斯拉公司
该技术使用业内首创的八向控制阀,搭载自主开发的空调系统控制软件,实现了热泵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双重创新。与传统热泵系统相比,该系统不仅可以从环境中吸收热能,还可以从车辆自身的电机与电池中吸收余热,车辆可以感知外界和自身系统的温度,智能调节24种热泵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制热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进而提升了车辆冬季的充电与续航能力,保障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该系统目前已在Model 3和Model Y车型上搭载,得到了广泛应用。
4 高性能纯电动乘用车高压深度集成架构关键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该技术在高安全高比能动力电池、大功率低损耗驱动系统、高性能高电压集成架构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多项重大突破。首创无模组结构的刀片电池系统方案,实现了电芯到整包的高效率集成,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电池能量密度、可靠性的协同提升。创建了大功率密度低损耗SiC驱动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研发出全球首个量产的三相全桥SiC模块和控制器,实现了电驱动系统功率和效率的协同提升。首创充电和驱动一体化集成的高电压拓扑架构,复用电机和电控元器件实现高电压架构升压充电,实现了充电和驱动性能的协同提升。该技术系统性解决了当前电动汽车安全、续航、充电、动力等性能协同提升的难题,系统复杂,创新性强。
5 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技术基于材料创新,构建了“金属导电层-高分子支撑层-金属导电层”三明治结构复合集流体,在传统集流体单一导电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现了三重短路保护功能,突破了传统内短路防护技术对电池热失控仅能延缓的瓶颈,在全球率先攻克了高镍三元电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的安全痛点。该技术实现电池内短路防护功能革命性提升同时,相同材料体系下,还可同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5-10%,提高循环寿命5%以上,并全面兼容不同材料体系、不同封装形式、不同尺寸规格的动力电池。该技术具备了“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全兼容”的四维优势,已在国内外车型上得到成功应用。
6 大阵列高分辨毫米波雷达
技术所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大阵列高分辨毫米波雷达通过在有限尺寸内部署更多的射频通道,实现12T24R的大天线阵列,显著提升毫米波雷达分辨率。相比主流3T4R产品,通道数提升24倍,具有业界领先角度分辨性能。该技术大幅提高垂直测高、静止障碍物和VRU(如行人)检测能力,兼具极佳的测速能力、极佳的天气和光线鲁棒性,满足多目标,广覆盖,多工况和全天候的感知要求,具备不可替代性和广泛应用场景。
7 基于高效能AI芯片的车载智能交互解决方案
技术所属单位:地平线
该技术采用神经网络处理单元计算平台,内置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地平线征程芯片,具备每秒4-5万亿次的算力。基于领先的软硬结合的架构设计,该技术具备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等优势,可为全车多模感知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该技术基于高效能AI芯片打造车载智能交互解决方案,助力主机厂打造极致座舱交互体验,并持续迭代大算力低耗能芯片,提升接入能力、视觉语音等联动交互能力,能接入6路摄像头,支持更多的MIC接入,可支持对前排与后排、车内与车外、视觉与语音的全方位感知交互。
8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无钴突破性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该技术通过阳离子参杂、单晶技术及纳米网络化包裹,较大的改善无钴层状材料的镍锂离子混排问题及循环寿命等制约无钴电池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零钴、可持续发展、长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容量损失减少、高安全性能和低成本的优势。使用无钴正极材料的无钴电芯性能、安全和成本优势明显,可完美匹配MEB平台多款车型,无钴材料具备环境友好性,国内外市场应用前景广泛。
9 面向电动汽车超大规模接入的充电网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网在设备层面上,创新的将变配电系统、电力电子装备、储能系统,以及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等做了模块化、预装化和集成化,把交直流充电系统和变配电设备融为一体,人机互动和业务管理则通过云平台及监控软件控制,形成了一个从高压到低压、从交流到直流、从充电到放电、从光储融合到协同调度的大系统。充电网在操作系统层面上将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拓宽到更靠近端的边缘计算上,打造了云、边、端一体化的协同计算体系。
10 重型商用车规级大功率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该技术围绕重型商用车电堆,形成了平台化的燃料电池电堆正向开发系统,高密度的燃料电池电堆结构设计,长寿命的燃料电池部件,高一致性燃料电池电堆层叠装配等技术创新,掌握了高功率、重负载、车规级燃料电池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家实现了单电堆150kW,单系统130kW以上的持续高功率输出,80~150kW的系列化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半挂车、自卸车和城市客车等多种类型多款重型商用公告车型。其中H2150F电堆的输出功率达到152kW,体积功率密度3.6kW/L,质量功率密度2.5kW/kg,满足所有车规级应用需求。
序号前沿技术名称技术简介
1 新能源汽车用超级铜线 该技术针对传统铜线导电能力已达物理极限、严重阻碍新能源汽车电机效能提升的瓶颈问题,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点石成金”石墨烯燃烧合成法、复合材料原位生长-复合法、超级铜线成型等系列自主专利技术,制备的材料具有超高电导能力(55℃以上高于纯铜)、高强度(最高748 MPa)、高热导率(高于纯铜)和低摩擦系数(0.2)等优异性能。该技术成本低,与现有导线工业生产技术兼容性好,极具产业化前景。超级铜线有望用于大幅度提升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减小体积,还能用于控制器母排、功率器件绑定线、线束等多种场合,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2 基于AI算法的电池热失控云端预警技术 基于AI算法的电池热失控云端预警技术,从电化学机理出发,融合大数据和AI能力,构建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模型,实现热失控提前天级预警,查全率可达90%以上,误报率控制在0.1%/月以内。未来面向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部件(电池、电机、电控),可提供部件级故障预警,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度和寿命管理,为整车带来极致安全保障。
3 无线智能网格网络的电池管理系统 无线智能网格网络的电池管理系统移除了传统电池组线束,为电动汽车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池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可持续检测电池组健康状况和充电状态。提供平台可以在汽车生命周期内高精度测量电池,能够提高车辆续航里程所需每个电芯的最大使用量。该无线系统还支持磷酸铁锂(LFP)等安全可持续的零钴电池化学品。支持多种充电协议,以满足整车厂对成本、重量和包装的要求。
4 高转矩密度重载电动轮系统关键技术 集成轮毂电机的电动轮系统具有集成度高、传动效率高等优势,有助于简化车辆布置,提升车辆的机动性与可靠性,是未来交通电动化的核心技术。围绕重载电动轮构型设计、轮毂电机磁热设计、电动轮总体集成设计提出了系列创新方法,形成了高转矩密度重载电动轮特色关键技术。针对常规重载商用车电动轮重量大、扭矩低的问题,通过磁热优化与结构创新,研制了适用于重型车辆双胎并装车轮的电动轮,峰值扭矩密度达到60Nm/kg。对采用该电动轮的驱动桥,单桥峰值功率≥2×170kW,峰值转矩2×18000Nm,单桥质量800kg,承载能力≥13吨,相关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 高效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技术 该技术创新性地合成低贵金属载量PEM电解催化剂,开发了担载型二元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为电解水催化剂,催化剂性能优异,且催化剂中贵金属含量大幅降低。研发的一体化膜电极,提升了膜电极组件对PEM电解槽内部强析气、高电流工况的适应能力,膜电极性能大幅度提升,制备出适应大气量电解槽的大面积膜电极,有效面积1500cm2,膜电极均一性良好;开发了模块化的耐高压、大气量PEM电解槽,单槽产氢功耗4.1 kWh/m3H2。适应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输入条件,过载能力达150%。该技术完成了大气量PEM电解槽,具有高效、高过载、快速响应波动输入的优势,适应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

2020年评选结果展示

序号创新技术名称技术简介
1 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是全球首创的具有高集成效率、高安全防护的动力电池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拉深/挤出工艺制约,并攻克超薄铝壳焊接技术,成功开发长宽比为10:1、厚度为0.3mm的超长超薄铝壳刀片电池,打破传统电池系统的模组概念,利用刀片电池独特长宽比特征,实现超长尺寸电芯的紧密排列,获得超过60%的体积集成效率。与传统电池系统40%的体积效率相比,体积集成效率提升50%,使得搭载磷酸铁锂体系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600km。同时,基于磷酸铁锂先天的安全优势,刀片电池的紧密组排设计、多功能集成包络设计和系统三明治式结构设计可以从多层级多维度保障动力电池系统安全。
2 面向海量场景的自动驾驶云仿真平台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该技术在计算节点中闭环运行全栈自动驾驶算法,并利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支持一万个以上场景的并行计算,使得1000个测试场景的运行时间从2天大幅缩减至4分钟,并实现全自动化测评。在虚拟城市中数以千计的自动驾驶车辆不间断的持续行驶,并通过随机工况和激进交通流提升测试复杂度。云仿真节点中通过数据压缩、场景分割、网络策略模型、流量锁、全局帧同步等机制保证了仿真时序一致性和通讯效率。同时,为实现高精度场景建模,使用多传感融合技术自动计算三维模型位姿、网格和匹配纹理,自动化率超过90%,三维场景相对误差小于3cm。该技术实现了高并发、高效率、高容灾、低成本,保障数据安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打破了行业固有的“单体成组模组再成组电池包” 三级成组设计思维,从电池包结构高度集成、新工艺研发以及热管理优化等方面开发了全新的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实现两级成组—“单体直接成组电池包” 。CTP技术将电池包的重量成组效率从行业平均水平70%提升至80%,体积成组效率从56%提升至65%,零件数量减少25%。同时,减少了传统模组的生产工序,生产效率提高20%。量产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超过170Wh/kg,同时在研产品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达到215Wh/kg。
4 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通过采用超薄金属双极板、低Pt催化剂、空气侧无外增湿及智能控制策略,有效缩小了燃料电池系统体积,降低成本。搭载该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可达到92kW,体积功率密度达到956W/L,贵金属Pt载量为0.35mgPt/cm2,可应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双平台,尤其是能满足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的中重型货车功率的需求。同时,该技术通过建立质子交换膜中水含量状态的在线智能检测与控制策略优化,实现-30℃的无辅助热源的低温启动,可补足目前纯电动技术在寒冷区域应用不足的空白,形成优势互补局势。
5 800伏碳化硅逆变器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德尔福科技
该逆变器技术的核心是开发和应用了Viper电源开关。该开关高度集成了双面散热技术,并将原来的硅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电源开关更换为了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开关。与前几代逆变器相比,可以减少40%的重量,缩小30%的整体尺寸,提高25%的功率密度,同时可以减少最高70%的开关损耗。该技术下的逆变器可以赋能电压高达800伏的电气系统,相比如今最先进的400伏系统,因重量和损耗的较少,它可以提升电动汽车(EV)的行驶里程并将充电时间缩短一半。
6 基于昇腾AI的HUAWEI Octopus自动驾驶云服务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自动驾驶云服务HUAWEI Octopus基于“昇腾910”AI芯片和AI训练平台,通过软硬件加速,自动分析算法、并行仿真等技术实现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数据快速闭环。Octopus提供数据、训练和仿真三大服务。Octopus突破了真实世界时空的约束,在仿真空间更高效地运行算法,快速得到算法里程数据和性能评测数据,旨在降低自动驾驶开发门槛,让自动驾驶开发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
7 车用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开发宽电流适应性膜电极、高效流体分配金属双极板和自调节集成化电堆结构,实现了燃料电池电堆的高比功率和高可靠性,电堆功率密度达到4.2kW/L,并完成了电堆及其关键部件的工程化开发,成功通过38项车规级验证。经电堆、发动机台架及整车的振动试验、环境标定试验、碰撞试验以及路况测试表明: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可以满足全天候环境车用要求,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部件和技术支撑。
序号前沿技术名称技术简介
1 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电池技术 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和快锂离子传导特性,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之一。在高电压下,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剧烈的副反应是限制镍锰酸锂材料商业化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是构造稳定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和耐高电压的材料体系,具体包含高电压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电解液开发匹配技术,高电压辅助配套材料的匹配改性技术,这些技术也将推动电池行业向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的目标前进。
2 新型无氟碳氢质子交换膜技术 新型无氟碳氢质子交换膜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耐久性,较高的离子交换率使其电导率是目前领先的全氟磺酸膜的1.5-2倍。同时显著降低了氢气的渗透,这不仅减少了寄生电流密度的损失,而且可以减少由渗透的氢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过氧化氢。碳氢质子交换膜的低气体渗透性主要是由于碳氢聚合物的气体溶解度比含氟聚合物低,碳氢膜低氢气渗透率的特性,可以减少铂层带状化,增加催化剂层寿命。同时,减少氢气渗透降低了燃料电池系统对氢气排放的要求,提高了整体氢能效率和续航能力。
3 基于3D结构复合载体的铂基合金催化剂技术 本技术采用石墨烯为载体材料,以阳离子聚合物PDDA功能化的碳黑为间隔物,与氧化石墨烯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解决制备过程中石墨烯片层发生堆叠的问题;经化学还原得到三维石墨烯/功能化炭黑复合材料,然后担载Pt及其合金纳米粒子,制得基于3D结构复合载体的铂基合金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可避免过渡金属的腐蚀,电化学活性、稳定性优异, Pt利用率大幅提高,成功实现了Pt用量及燃料电池成本的降低。
4 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 固态锂电池以其高比能、高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动力,设计和制备物理与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迫在眉睫。“刚柔并济”的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设计理念,是以尺寸热稳定性好的“刚”性材料为骨架支撑,复合电化学窗口宽、室温离子传输性能优异的“柔”性聚合物材料和高离子迁移数锂盐,有效解决了单一聚合物电解质尺寸热稳定性差和力学强度低,以及单一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传输和加工性能差的瓶颈问题,利用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研制的固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高比能、高耐压、长寿命等突出特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选择。
5 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技术 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是机器替代人的眼睛识别外部环境,迈向无人驾驶的前提。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基于车载人工智能计算处理器和视觉算法的深度融合优化,利用先进的车载视觉传感器、雷达等感知设备,支持针对复杂场景的细粒度、结构化的语义感知,对高度可扩展、模块化的三维语义环境重建以及透明化、可追溯、可推理的决策和路径规划。满足不同场景下高级别自动驾驶运营车队以及无人低速小车的感知计算需求,支撑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
6 高功率密度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技术 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具有较低内阻,较高功率密度,较高效能和良好高频切换特性等优点。以上性能可提高功率模块的散热性能,跟传统硅基组件相比可提高30%以上的效率,在应用上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减少驱动逆变器系统体积,降低系统成本。受限于单颗芯片输出电流较小,暂时无法使用于车用驱动逆变器。但通过芯片并联与应用高导热键合材料来降低热阻提升整体电流输出,可以实现高功率密度和每相可输出350A大电流的高功率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目前,硅基组件中MOSFET无法耐高压 、IGBT开关切断速度不够快造成能量的损失较大,随着硅基氮化镓成本的降低,未来在车载充电机,驱动逆变器,车辆到电网的电力储存等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上氮化镓有较大的应用发展潜力。
7 扇形模组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技术 扇形模组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是具有扇形模组定子绕组、制动盘和电机转子一体化设计的新型轴向磁场电机。应用到乘用车上能有效降低轮毂电机的簧下质量,能有效结合液压制动以保证车辆制动安全性,能避免与现有车辆底盘悬架零部件的运动干涉。关键技术涉及扇形模组定子绕组设计封装技术、制动盘和转子一体化设计制造技术、电磁和机械耦合的NVH技术、扇形模组电机的控制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形成独立转向的驱制动一体化零部件,可以形成分布式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







2019年评选结果展示

序号创新技术名称技术简介
1 5G+C-V2X车载通信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5G+C-V2X车载通讯技术助力5G时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5G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特性可支持智能汽车更快获取高精度地图等道路数据;C-V2X可支持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其他车辆、弱势交通参与者等进行直连通讯,该技术基于华为自主研发的5G车载通信模组MH5000和5G通信芯片Balong5000实现。Balong5000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C-V2X车联网技术的5G芯片。
2 高功率密度电堆设计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丰田汽车公司
丰田汽车的MIRAI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级别的燃料电池汽车,汽车所使用的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密度可以达到3.1kW/L,代表了国际顶尖水平。为了提高燃料电池输出功率,MIRAI采用铂钴合金,催化活性提高了80%。同时,通过先进的电堆结构和控制手段,降低了燃料电池单片的尺寸,使燃料电池变得小型化和轻量化;相比上一版本,MIRAI的电堆电流密度提高了1.4倍。
3 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该技术将石墨负极材料用于快充电池,运用孔道优化和“快离子环”技术,在石墨表面打造一圈高速通道,大大提高锂离子在石墨负极的嵌入速度,可实现10~12min充电80%SOC,结合正负极极片的晶体取向和容量过量系数等参数调配,配套机械件、热管理和快充BMS设计,使化学体系和电池设计参数达到最优匹配,在实现快充的同时保持高能量和长寿命等特点。
4 基于SiC MOSFET的电机控制器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特斯拉公司
电机控制技术是打造高性能电机系统的关键。特斯拉开发并量产了基于SiC MOSFET的大功率电机控制器。基于SiC MOSFET的电机控制器开关频率高,耐热性能好且损耗低,并使得电机进一步小型化和轻量化。该技术可降低电动汽车工况循环电耗,增加车辆单次充电续驶里程。目前,该电控技术已大批量应用于Model 3纯电动车。
5 e-POWER 技术:发动机发电专用、纯电机驱动
技术所属单位:日产汽车公司
日产汽车的e-POWER技术利用纯电动汽车控制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将发动机调校成发电专用的规格和设置,通过优化电池的容量和功率以及发电的功率和时机,成功实现了低油耗节能减排效果。利用e-POWER驱动系统与发动机物理分离的技术,无需考虑工况,可以选择油耗最佳的发动机工作点,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6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超薄增强质子交换膜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戈尔公司
增强超薄质子交换膜是目前几乎所有量产燃料电池汽车必选的关键材料。戈尔公司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增强超薄质子交换膜具有独特的超薄膜结构增强设计,对导电树脂和添加剂的优选以及特殊生产工艺,实现了性能,耐久性和综合成本的平衡,为燃料电池汽车走向产业化提供了保障。
7 高效大功率轮边驱动系统关键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的高效大功率轮边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包括电机与驱动桥轮边深度集成技术、电机铁芯直冷技术、分布式精准控制技术、IGBT复用融合技术等先进创新技术,解决了纯电动城市客车全通道低地板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属中国首创且已大批量应用在纯电动城市客车上。
8 eDrive 电力驱动技术
技术所属单位:宝马集团
宝马eDrive电力驱动技术拥有超凡紧凑的设计。该技术将电机、传动系统、以及动力电子设备整合化一,可搭载在不同的车型结构中,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或者纯电动车型。基于模块化的动力单元设计,可以灵活组合不同尺寸,性能和结构形状的电机和动力电池。这一技术在车辆性能、续航里程、重量、空间和灵活性方面均带来显著优化。
序号前沿技术名称技术简介
1 智能驾驶汽车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属于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它的基础原理是雷达利用汽车平台的运动,将不同位置的回波进行合成处理,虚拟出很大的天线孔径,借此将方位向分辨率提升至毫米级。随着智能驾驶的兴起,该技术可以应用高精度地图定位以及代客泊车等汽车领域。
2 固态锂电池 固态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的突出优点。固态锂电池的固态电解质能与正极形成稳定的界面,同时能够阻挡锂枝晶的穿刺,使得运用高电压的正极材料和高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负极成为可能。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极大地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3 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数据云控平台 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数据云控平台采用边缘云、区域云、中心云三级技术架构。以大数据驱动的群体决策为基础,解决了单车智能在感知范围、协同控制方面的技术瓶颈,实现全要素网联化感知与人车路协同控制,全面提高交通安全性,优化交通通行效率,促进智能网联驾驶与智慧交通的深度融合。
4 高功率密度碳化硅车用电机驱动控制器技术 碳化硅器件具有高温、高效和高频特性,应用到电机控制器上可提高其功率密度和效率,同时降低成本。技术关键是解决高温SiC芯片载流子输运机理、SiC模块封装系统多应力耦合机制、电磁干扰产生与传播机理三大科学问题,此外需要突破SiC芯片电流输运增强、SiC平面型双面冷却封装、控制器集成方法等关键技术。
5 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技术 三维编织CFRP零部件成型是一种可从纤维直接制造纤维预制件的编织方法。与传统二维编织布铺层形成层合纤维预制件的方法相比,三维编织技术减少了裁切、铺放、预成型等工序,大幅降低了工艺环节及相应的工艺成本。该技术应用将在汽车结构设计、车身部件加工和整车制造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6 高比功率的车用燃料电池电堆 燃料电池电堆是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比功率决定了车载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成本。高比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功率装载,提升汽车动力性能;同时在同样功率输出情况下,可以降低材料等硬件使用量,使电堆成本得到下降,从而加速燃料电池车商业化时代的到来。
7 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技术 分布式电驱动系统通常采用多个轮毂/轮边驱动系统代替传统电动汽车的一个集中驱动系统,具有传动链短、动力传递高效、结构紧凑、底盘布置方便的优点,为车辆模块化、系列化开发和车内空间设计营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力矩分配和复合制动等电控技术,可显著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改善汽车行驶性能和能源效率。
8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通常是在地面端与车载端各安装两个耦合线圈,利用两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实现能量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传输。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避免了车载充电机与地面端电源的直接电气连接,具有易操作性、高安全性、强环境适应性的特点。
沪ICP备18045711号-1 © 2024WNEVC. All Rights Reserved.